首页

优美之家美女导航网

时间:2025-05-26 03:27:40 作者: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徐龙河接受审查调查 浏览量:39199

  从4月初开始,中国进入了繁忙的“外交季”。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重庆,开启访华之旅。

  这是朔尔茨自就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随同访华的,除了环境、农业、交通3名内阁部长,还有由西门子、宝马、奔驰等重量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经济代表团,阵容堪称豪华。

  朔尔茨此次率领“豪华代表团”访华,传递出哪些信息?

  01

  见信心

  据外媒报道,为进入此次访华随行的经济代表团,德国企业界的报名非常踊跃。

  最终拿到“登机牌”的都是各行业巨头企业的高管,包括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博乐仁、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公司董事长齐普策等。

  出发前,齐普策表示,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坚定持续投资中国、为深化德中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而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也表示,未来数年在华有大量投资计划。

  就在前两天,4月11日,大众汽车集团刚刚宣布,计划在中国投资25亿欧元(约合194亿元人民币),以扩大其在安徽省合肥市的生产基地和创新中心。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基地

  这些都延续了德企对华投资的一贯积极态度。

  此前,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3/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91%的受访德国企业表示将继续扎根中国市场,没有离开中国的计划;超过半数的受访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

  2023年德国对华投资的“成绩单”也格外亮眼——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19亿欧元,比上一年增长4.3%,继此前两年的高值后,再创历史新高。

  要知道,2023年,德国经济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衰退,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大幅下降,从2022年的约1700亿欧元降至2023年的1160亿欧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对华投资却从115亿欧元升至119亿欧元。这也使得2023年德国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10.3%,创下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样的逆势上扬,更加凸显德企对华投资的信心。

  去年,大众、奔驰、宝马、巴斯夫、西门子等大型德国企业纷纷顶住压力,争相继续增加在华投资。其中就包括,西门子公司宣布将投资1.4亿欧元用于扩建中国成都的工厂,大型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计划到2030年在华投资高达100亿欧元,等等。

  可以说,在中德经贸合作中,大企业一直发挥重要作用,它们深耕中国市场多年,致力于挖掘合作潜力和动力。此次企业界随访,不仅利于维持中德经贸关系的稳定性,也展现出朔尔茨和德国企业界希望抓住中国扩大开放的机遇,与中国长期保持合作的意愿。

  02

  见创新

  朔尔茨此行首站抵达重庆,在重庆,他的第一个参观点是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这是德国博世集团与庆铃汽车集团合资成立的公司。

  朔尔茨参观了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多款氢动力产品以及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下,他还饶有兴趣地现场体验了氢动力模块装配这一环节。

  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新工厂于2023年11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集氢动力产品研发测试、生产制造、销售管理为一体。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未来选项。近年来,重庆立足氢能资源与汽车产业优势,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同时积极布局制氢、加氢设施,持续拓展氢能应用,与四川共同打造“成渝氢走廊”。

  第一个参观点与氢动力和新能源汽车有关,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正在面临转型压力的德国,更加重视巩固和扩大与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合作。

  这从随访名单中也可以看出,其中不乏汽车行业巨头,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公司董事长齐普策都在其中。

  当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形势下,德国车企正在寻求转型,而中国通过长时间努力,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地和智能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吸引着德国车企在华投资和建设进一步扩大。

  《2023/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51%的受访德企认为,当下中国企业在其所在行业中是创新领导者,或预计在未来5年内会成为领导者。而在汽车行业,高达69%的受访者持上述看法。

  就在今年2月,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获得批准,宝马和奔驰两家公司联手布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此前,宝马集团也宣布,将于2026年起在沈阳投产纯电动新世代车型。同时,与之配套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此外,宝马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也正式启用,进一步强化了宝马本地化新能源车全流程开发和验证能力。

  今年4月刚刚追加25亿欧元投资的大众汽车集团,也瞄准与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据介绍,大众汽车集团将在合肥生产两款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大众汽车品牌车型,其中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投产。按照规划,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

  去年起,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发起所谓的“反补贴”调查,中德电动汽车合作却“逆势而上”。

  此次随访的交通和数字化部长维辛,去年就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惩罚性关税,并警告说,德国经济将因此受到损害。

  德方提供技术,中方提供生产,是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中德合作的模式,然而,伴随着中国发展越来越快,科技越来越发达,中德合作也在寻找新的平衡点。

  而中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合作,就是再生动不过的案例——中德双方的合作,并没有陷入零和博弈,而是在充分考虑彼此发展阶段的同时,以建设性的态度追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03

  见合作

  今年是中德建交52周年,也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

  在中德关系中,双边经贸合作一直发挥着“压舱石”作用。自2016年起,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也一直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尽管中德务实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一段时间以来,“去风险”一词仍频频出现在德媒的报道以及德国的官方文件中。

  去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首个“中国战略”,将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文件指出,德国在一些领域对中国存在“严重的依赖关系”,并具体提出了德国减少风险和加强多样化的措施。

  文件明确,德国无意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但同时德国也急需“去风险”。

  今年2月,朔尔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也再次表示,德方反对保护主义,反对脱钩断链,乐见中国发展振兴,愿为其他国家在德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

  尽管德国多次强调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但“去风险”政策释放出的负面信号,还是对中德经贸合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有国际问题专家分析,此次朔尔茨访华,一位政府总理加上三位部长,规格很高,而且随行的这三位部长此前对华言行十分友好。朔尔茨此行要向中国传递出一个信号,即德国始终希望中国了解德国所谓的“去风险”不等于脱钩,希望在经贸领域深化合作,在全球治理领域能与中国一起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此前,外交部发言人也表示,中方愿同德方以此访为契机,增进理解信任,深化务实合作,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原则,推动中德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事实上,这两年,中德两国的高层交往十分密切。

  2022年11月和2023年6月,中德两国领导人成功互访。

  2023年6月,中德举行第七轮政府磋商,多达22个部门的负责人分别举行了对口磋商。

  2023年10月,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在德国召开,双方在财金领域达成了25项合作共识。

  就在前两天,2024年4月11日,中德财政合作对话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德同为制造业大国的代表,一直以来为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相处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启示意义的互动之路。

  两个东西方大国在互动过程中,难免有些小插曲,但“去风险”“降依赖”不应该变成“去合作”“降水平”。

  在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朔尔茨此访无疑释放出中德合作的积极信号。而中方的态度一以贯之,始终视德方为合作共赢的重要伙伴。

  从新起点出发,拆墙、筑路,多多走动,相向而行,中德关系一定能在健康的轨道上行稳致远。(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六万年一遇!“年度最值得期待彗星”12日最接近地球

马哈茂德表示,祝贺峰会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主席同我会见,对于索中关系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索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感谢中方支持索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期待同中方进一步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全面落实峰会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第二届“石家庄杯”全国省会城市桥牌赛开幕

仔细观察一下87版《红楼梦》就能发现,哪怕没有台词,郑铮饰演的鸳鸯只要出场,也会随着贾母的言行举止,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使得整个人物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了。

闽台业界聚福州 共探绿色循环科技融合发展

“伏特台风”黑客组织最早被公诸于世是2023年5月24日,当天微软公司发布了一份技术报告,首次对外披露名为“伏特台风”的黑客组织,表示该组织是位于中国的“国家支持的行为体”,该组织自2021年以来针对关岛和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组织实施恶意活动。

上合组织总理会促“五个共同家园”愿景落地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温馨)9月13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北京出席庆祝中国-巴西建交50周年招待会,并会见巴西驻华大使高望等巴方代表。

开镰!江苏多地陆续迎来水稻丰收季

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在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哈尔滨海关所属冰城海关驻香坊办事处副主任张磊表示,跨境电商作为其中一支“生力军”,自综保区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迅猛,民众可在家通过各大网络购物平台,动动手指就可买到来自海外的跨境电商商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